独不见沈佺期卢家少妇郁金堂, 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 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 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 更教明月照流黄!这首七律,是借用了乐府古题“独不见”。郭茂倩《乐府诗集》解题云:“独不见,伤思而不得见也。”…
夜宿七盘岭沈佺期独游千里外, 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 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 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 褒城闻曙鸡。“七盘岭”在今四川广元东北,又名五盘岭,有石磴七盘而上,岭上有七盘关。沈佺期这首五律写旅途夜宿七盘岭上的情景,抒发惆怅不…
杂诗三首(其三)沈佺期闻道黄龙戍, 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 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 良人咋夜情。谁能将旗鼓, 一为取龙城。这是沈佺期的传世名作之一。诗人类似“无题”的《杂诗》共有三首,都写闺中怨情,流露出明显的反战情绪。这一首诗除了怨恨…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
灵隐寺宋之问鹫岭郁岧峣, 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 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 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 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 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 看余度石桥。灵隐寺在杭州西湖西北武林山下,始建于东晋时。《…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宋之问候晓逾闽嶂, 乘春望越台。宿云鹏际落, 残月蚌中开。薜荔摇青气, 桄榔翳碧苔。桂香多露裛, 石响细泉回。抱叶玄猿啸, 衔花翡翠来。南中虽可悦, 北思日悠哉。鬒发俄成素, 丹心已作灰。何当首归路, 行剪故园莱。本篇…
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阳月南飞雁, 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 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 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 应见陇头梅。这是宋之问流放钦州(治所在今广西钦州东北)途经大庾岭时,写在岭北驿的一首五律。大庾岭在今江西大庾,岭上多生梅花,又名梅…
感遇十二首(其一)张九龄兰叶春葳蕤, 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 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 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的《感遇》诗十二首,朴素遒劲,寄慨遥深。此为第一首,诗以比兴手法,抒发了诗人孤芳自赏,不求人知…
送别杜审言宋之问卧病人事绝, 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 江树远含情。别路追孙楚, 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 流落在丰城。杜审言和宋之问均是初唐诗人,又都致力于律诗的创作。他们在文学上志同道合,在政治上也有许多一致的地方。公元698年,杜审言…
代悲白头翁刘希夷洛阳城东桃李花, 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 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落花颜色改, 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 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 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 应…
文学常识:汉赋四大家
文学常识:清朝八旗的由来、发展与兴衰
文学常识:词和曲的区别
文学常识:曲的内核是语态与唱腔
文学常识:中国古代名相
文学常识:什么是五服
文学常识:书的别称
文学常识:诸子百家有哪些
文学常识:中国古代科举称谓及知识
文学常识:国名地名的别称
文学常识:古代同学的称呼
文学常识:中国古代书信常用词语
文学常识: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文学常识:文房四宝是指什么
文学常识:金圣叹的“六才子书”
文学常识:古代诗人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