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
白石滩王维 清浅白石滩, 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 浣纱明月下。这诗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描写白石滩月夜景色,清新可喜,颇堪玩味。白石滩,辋水边上由一片白石形成的浅滩,是著名的辋川二十景之一。王维的山水诗很注意表现景物的光线和色彩,这首…
栾家濑王维 飒飒秋雨中, 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 白鹭惊复下。山谷中的溪水蜿蜒曲折,深浅变化莫测。有时出现一深潭,有时出现一浅濑。所谓濑,就是指从石沙滩上急急溜泻的流水。这流水虽然湍急,但明澈清浅,游鱼历历可数,鹭鸶常在这里觅食。它把水脚…
鹿 柴王维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这是王维后期的山水诗代表作──五绝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鹿柴(zhài寨),是辋川的地名。诗里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的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
孟城坳王维新家孟城口, 古木馀衰柳。来者复为谁, 空悲昔人有。此诗是《辋川集》里的第一首。辋川在今陕西蓝田西南,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孟城坳即孟城口,就在辋川风景区内。这首小诗写得精练含蓄,耐人寻味。王维新近搬到孟城口,却可叹那里只有疏落的…
春 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象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
岁暮归南山孟浩然北阙休上书, 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 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 松月夜窗虚。约在开元十六年(728),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应进士举落第了,心情很苦闷,他曾“为文三十载,闭门江汉阴”,学得满腹文章,…
舟中晓望孟浩然挂席东南望, 青山水国遥。舳舻争利涉, 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 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晓, 疑是赤城标。孟浩然诗多写自己的日常生活,常常“遇景入咏,不鉤奇抉异”(皮日休),故诗味的淡泊往往叫人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首《舟中晓望》…
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沈德潜称孟浩然的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也就是说,读孟诗,应该透过它淡淡的外表,去体会内在的韵味。《过故人庄…
题义公禅房孟浩然义公习禅寂, 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 阶前众壑深。夕阳连雨足, 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 方知不染心。这是一首题赞诗,也是一首山水诗。义公是位高僧,禅房是他坐禅修行的屋宇。这诗通过描写义公禅房的山水环境,衬托出义公的清德高…
文学常识:汉赋四大家
文学常识:清朝八旗的由来、发展与兴衰
文学常识:词和曲的区别
文学常识:曲的内核是语态与唱腔
文学常识:中国古代名相
文学常识:什么是五服
文学常识:书的别称
文学常识:诸子百家有哪些
文学常识:中国古代科举称谓及知识
文学常识:国名地名的别称
文学常识:古代同学的称呼
文学常识:中国古代书信常用词语
文学常识: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文学常识:文房四宝是指什么
文学常识:金圣叹的“六才子书”
文学常识:古代诗人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