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优秀作文 > 学习资料 > 文学常识 > 杜甫《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二)》

杜甫《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二)》

文学常识 2021-07-18 02:16:38

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二)

杜甫

愁思胡笳夕, 凄凉汉苑春。
生还今日事, 间道暂时人。
司隶章初睹, 南阳气已新。
喜心翻倒极, 呜咽泪沾巾。

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极致的感情。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乘隙逃出被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投奔在凤翔的肃宗。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到达了朝廷临时所在地(“行在所”),并被授予左拾遗的官职。他刚刚脱离了叛军的淫威,一下子又得到了朝廷的任用。生活中这种巨大的转折在心底激起的波涛,使诗人简直不能自已。

冒死来归,“喜达行在所”,是应该高兴的时候了,可是诗人仿佛惊魂未定,旧日在长安近似俘虏的生活如历目前:“愁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凄凉”、“愁思”,那是怎样一种度日如年的生活呵!倏而,诗人的思绪又回到了“今日”:“生还今日事”。今日值得庆幸;可是“生还”也只有今日才敢想的事啊!昨日在山间小路上逃命的情形就在眼前,那时性命就如悬在顷刻之间,谁还会想到“今日”!“间道暂时人”,正回味着昨日的艰险。诗人忽而又转向眼前“中兴”气象的描写:“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这两句用的是汉光武帝刘秀重建汉室的典故,南阳,是刘秀的故乡。刘秀把汉王朝从王莽篡政的逆境中恢复过来,不正如眼前凤翔的景象吗?中兴有望,正使人欣喜至极。然而诗人却“呜咽泪沾巾”,哭起来了。这啼哭正是极致感情的体现,是激动和喜悦的泪水。从表面上看,这首诗的结构,东一句,西一句,似乎零乱而不完整,其实,艺术来源于生活,运用这种手法倒是比较适合表现生活实际的。诗人九死一生之后喜达行在所,感情是不平常的。非常的事件,引起的是非常的感情,表现形式上也就不同一般。在杜诗其他篇章中亦有这种情况。如《羌村》,诗人写战乱与家人离散,生死未卜,突然的会见,使诗人惊喜万状:“妻拏怪我在,惊定还拭泪”。本来应该“喜我在”,生应当喜,怎么反倒奇怪了呢?说“怪”,说“惊”,说流泪,正是出乎意外,喜极而悲的情状。这首诗也是如此。所以宋人范温《潜溪诗眼》说:“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诗人真实地表达了悲喜交集,喜极而悲的激动心情。看来参差不齐,实则错落有致,散中见整。诗人从变化中求和谐,而有理殊趣合之妙。

(王振汉)

我要评论 (0)

评论内容不要超过300

这篇学习资料《杜甫《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二)》》还未收到评论

学习资料
写作基础 作文指导 学习交流 写作经验 写作方法 文学常识
最近更新

文学常识:清朝八旗的由来、发展与兴衰

06-14 06:51

文学常识:词和曲的区别

06-19 20:10

文学常识:曲的内核是语态与唱腔

06-07 04:18

文学常识:中国古代名相

06-13 03:32

文学常识:什么是五服

06-13 00:50

文学常识:书的别称

06-12 06:46

文学常识:诸子百家有哪些

06-11 19:37

文学常识:中国古代科举称谓及知识

06-09 18:40
免费小说
栏目暂未开放
内容整理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