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 2021-06-16 07:45:10
事例内容
元朝白珽[tǐng]的《湛渊静语》中有一个囫囵吞枣的小故事。
有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梨和枣子的药性是“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
他想了一会,就得意地说:“我明白了!以后吃梨时,只嚼不咽;吃枣的时候,只咽不嚼。那就既不伤牙齿,亦不伤脾胃。”
旁人笑道:“吃梨只嚼不咽还可以,吃枣却难了,囫囵吞枣,怎么受得了呢?”
小编解读
后人以“囫囵吞枣”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
枣有益于脾胃也好,梨有益于牙齿也罢,都得通过咀嚼、消化、吸收才会有效果。之所以会想出“囫囵吞枣”这个办法,是因为看事物时只看表面不看本质,只顾片面不顾整体。
这篇作文素材《哲理故事素材:囫囵吞枣》还未收到评论
关于缺陷的哲理故事:每个人都有缺陷
06-16 06:31史铁生解读肉体缺陷和精神缺陷
06-16 06:28关于缺陷的哲理故事:孔明失败的原因
06-16 06:29关于缺陷的哲理故事:缺陷也是一种美
06-16 06:36关于缺陷的哲理故事:劣势与优势
06-16 09:21要懂得体谅别人的缺陷
06-16 09:08关于缺陷的哲理故事:跨栏定律
06-16 09:03关于缺陷的哲理故事:代价
06-16 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