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外国人称为“能抵五个师”的钱学森博士,1950年冲破美国的种种阻挠,回到祖国,决心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创造中国的火箭、导弹事业。有人问他为什么归心似箭,他说:“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有人问他,中国既无人才又无设备,搞火箭导弹能行吗?他的回答是:“外国人能干的,中…
刘胡兰,一位10岁参加抗日儿童团、14岁参加共产党的小姑娘。解放战争时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为掩护革命同志转移而被捕。她坚贞不屈,神情镇定,从容地卧倒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牺牲,年仅15岁。毛泽东亲自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分析:女性一直是弱小者的代名词,但有谁敢说刘胡兰弱小?因为有了理想…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40年如一日,为中国的独立富强而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他自己别无家产,仅有书籍、衣服、一所华侨捐献给他的小住宅。他革命一生的原动力是什么?就是“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崇高信仰。 分析:孙中山执著无悔于革命,在于他有崇高的信仰,即“人群之需要”。信仰如山,仰之弥高。 话…
董建华1937出生于上海,10多岁时移居香港。因不会讲广东话,同学们又听不懂他的上海话,常常被取笑。董建华人小志气大,主动与同学们交谈,一字一句地学习广东话,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消除了语言障碍。17岁时又到英国读书,父亲寄给他的钱仅够学费及生活支出,所以到了暑假,他还得去打工,如到餐厅服务、去煤气公…
在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人群的情景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他毅然…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500米决赛中,王濛以43秒48的成绩夺得金牌,成为中国冬奥会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卫冕的冠军。值得称道的是,当王濛冲过终点之后,先与场边的教练李琰击掌相庆,再次侧身而过时她奋力冲向护栏与眼睛湿润的李琰紧紧地抱在一起。高举着五星红旗绕场一周向观众致意之后,她又滑到教练席跟…
她创造了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网坛有史以来的最佳成绩;连世界网坛数一数二的人物纳达尔在摘取劳伦斯世界最佳运动员奖时,也要主动谈起她,称她为年轻人的新偶像;世界各大媒体更是把她上升到中国在国际体坛新的代表人物。她就是李娜,2011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亚军。年少成名却突然退役36年前,李娜出生在武汉一…
凡是看过香港喜剧电影的人,想必对他都不会陌生。当然,他长得不帅,更不能用风流倜傥来形容,而他演的角色一般也都是配角,比如一个赌棍,一个弱智,一个乞丐,一个落魄的教师,一个不务正业的老爸,一个颓废的警察……踏入影坛20多年,他从未主演过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全以陪衬身份出现,几乎演遍市井小人物的悲欢离…
马天宇,这个1986年出生的大男孩,2006年通过“莱卡加油,好男儿”出道,200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如今是影视歌三栖艺人。他俊美的面容,儒雅的气质,让人实在不忍联想到他曾经的坎坷。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挺有韧性的人,而且“特别的韧”。他外表柔弱,内心却十分强大。看他的故事,就像在看“苦儿流浪记”,让…
老父的孤独是儿子心中的痛1996年冬天,是巩汉林生命中最悲痛最黑暗的时光。这年12月,他的母亲肺部癌细胞扩散到全身,住进了沈阳市人民医院,而他刚从沈阳曲艺团调入北京中国广播说唱团,正处于事业冲刺阶段,陪伴母亲的时间少之又少。尽管他要求院方请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也未能挽救母亲的生命。1997年元旦…
名人读书故事:毛泽东故事
名人读书故事:高士其读书故事
名人读书故事:海因里希·伯尔读书故事
名人读书故事:宋濂读书故事
名人读书故事:诸葛亮读书故事
名人读书故事:林兰英读书故事
名人读书故事:钱钟书读书故事
名人读书故事:巴金读书故事
名人读书故事:毛主席读书故事
名人读书故事:牛顿读书故事
名人读书故事:达·芬奇读书故事
名人读书故事:怀素读书故事
名人读书故事:王羲之读书故事
名人读书故事:孙康读书故事
名人读书故事:唐汝洵读书故事
名人读书故事:邴源读书故事